首頁 基地概況 領導關懷 新聞信息 培訓業務 教學科研 交流合作 培訓規劃 學員風采 培訓動態 紅色古田 聯係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用戶名: 密 碼: 驗證碼:  注冊
 
您當前位置:首頁 >> 紅色古田 >> 機關事業單位培訓 
 
紅色古田
   紅色資源與紅色教育
   學習教育基地
        古田
        延安
        井崗山
        遵義
        西柏坡
   紅軍精神
   主要舊址
   機關事業單位培訓
機關事業單位培訓  
90年前,在古田這塊紅色土地上,毛澤東同誌主持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探索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新型人民軍隊由此走上了發展壯大的曆史征程。 2014年10月,習近平同誌親自提議召開“新古田會議”,帶領中央軍委全體成員和會議代表,一起重溫我黨我軍光榮曆史和優良傳統,引領開創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新局麵。今天,為了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提升能力水平,遂寧市公安係統政工幹部培訓班在古田開班了。學員們現場感受我黨我軍的曆史傳統,親身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切實增強省(市)黨代會基層黨代表、受市委表揚的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的"四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思想作風,提升黨性修養,示範引領全市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在領導關懷籌備下遂寧市"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黨性修養"專題培訓班1期在古田順利開班。 開班儀式、授旗儀式,層層加強學員們對於紅軍身份的融入感。置身在這樣的現場教學中,學員們不僅更加了解古田的革命曆史,更能親身感受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此次培訓時
自2014年10月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上杭古田召開以來,“古田熱”持續升溫,各類紅色培訓接踵而來,以此為契機,龍岩市力爭把古田打造成與井岡山齊名的全國黨員培訓教育基地。 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形成的發祥地古田會議紀念館副館長洪武子及其課題組研究古田會議多年,提出了新的認識。在他看來,1929年的古田會議首次係統闡述了毛澤東黨內教育思想,而古田則是黨內教育理論係統化的發祥地。 早在1929年的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誌就明確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
【摘要】隨著古田紅色教育培訓影響力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單位前來古田開展教育培訓。他們圍繞著紅色文化內涵,以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在古田尋根朔源、汲取精神力量。作為此次戶外拓展活動的承接單位,... 古田會議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黨和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是推動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動力。近年來,古田鎮極探索深挖革命文物的政治文化價值,將這些資源轉化為能展現紅色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
鬆毛嶺是連城、長汀兩縣交界的一座高大山脈,是當時閩西蘇區通往中央蘇區的交通要道。鬆毛嶺戰役是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在閩的最後一戰,也是異常慘烈的一戰,是一段悲壯、可歌可泣的曆史。 1934年9月,蔣介石調集6個整編師和炮兵第五團約7萬人壓向鬆毛嶺,與之對峙的是中央紅軍的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工人師和長汀地方赤衛隊約3萬餘人。麵對強敵的進攻,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英勇抗擊,堅守陣地不退,9月23日到9月29日,鬆毛嶺戰役整整進行了七天七夜
閩西革命曆史博物館,是在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提議下於1986年建立的,是龍岩市唯一的一座綜合性的社會曆史類博物館。該館位於福建省龍岩市中城綠樹成蔭的虎嶺山北側,占地麵積約25畝,建築麵積4800平方米。主樓是具有民族風格的樓廳式建築,氣勢恢宏,高大壯觀。館內十二個陳列展廳錯落有致,廳外荷花池碧水漣漪,花草簇擁,幽雅恬靜。 閩西革命烈士陵園建在福建省龍岩市城西的虎嶺山,占地300多畝,園內花草簇擁,幽雅恬靜。 閩西是我國著名的
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鬆蔭堂又名“耕心堂”,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曆時八年建成。座北朝南,圍壟式建築,懸山式屋頂,磚木結構;建築麵積850平方米,占地麵積1235平方米。房屋布局為一正兩橫,正樓分正門、前廳、天井、大廳、廂房和後廳,兩橫是兩側護厝。大廳為疊高平房、後廳為二層樓房。整座建築融合了南方建築和客家建築的特色,飛簷翹角,雕梁畫棟。 20世紀20年代,外國傳教士強行租用鬆蔭堂為禮拜堂。1929年5月,紅四
中興堂位於上杭縣古田鎮八甲村,建於清嘉慶十年(1805年)。屬圍壟式建築,房屋布局為一正三橫。1929年1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進駐古田,紅四軍司令部設在中興堂。朱德同誌住在後廳左廂房。 紅四軍進駐古田後,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在這裏召開了各級黨代表聯席會議,號召到會的同誌共同起來肅清各種非無產階級意識。經過10多天的學習和討論,代表們加深了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錯誤思想的認識,提出了糾正辦法。
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位於上杭古田蘇家坡村,建於明末清初。整座建築座西朝東,麵闊7間,進深6間,磚木結構,三合土地麵,建築麵積672平方米,占地麵積1100平方米。一正兩橫布局,正樓分前、中、後三進廳堂,後廳為兩層堂屋,中、後廳左、右兩側均設有廂房;兩橫為南北兩側護厝。 1929年10月,中共閩西特委從上杭城遷至蘇家坡,特委機關就設在樹槐堂,在這裏領導閩西地方黨的各項工作,開展土地革命鬥爭,協助紅四軍的各項工作,一直工作
新泉革命舊址距連城縣城48公裏,是革命根據地之一,有著許多革命的遺跡。1929年紅四軍整編就在這裏進行,開展著名的“新泉整訓”。毛澤東就是在望雲草室起草了《古田會議決議》,為古田會議的召開做好了充分準備。連南區革命委員會舊址是毛澤東同誌1929年親自領導建立的新泉第一個紅色政權。新泉工農婦女夜校是1929年6月在毛澤東同誌的親自關懷下創辦的,大批婦女經過夜校學習,提高了革命覺悟,為蘇區的革命鬥爭作出自己的貢獻。
臨江樓是毛澤東的舊居,毛澤東一生住過的舊居千百處,但是,對每一位衷心敬仰的來訪者,臨江樓是不同尋常的革命樓,它伴隨著毛澤東的一首偉大的人生戰歌《采桑子·重陽》名揚天下。 風景如畫的臨江樓曾經是“廣福隆”貨棧舊址,也是行棧業老板的別墅。這裏先後設過酒店,經營過油,鹽、米,豆生意。該樓占地約300m2,高三層(外三層、裏二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到上杭開展革命實踐活動,毛澤東曾九次到上
協成店位於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二層磚木結構,1922年建造。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同誌在這裏針對林彪“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觀情緒,給林彪寫了一封近萬言的回信。在信中毛澤東對林彪的悲觀思想進行了全麵分析和有力的批判,明確指出“政權發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擴大的”。還特別強調了堅持農村革命鬥爭的重要的意義,認為隻有堅持農村革命鬥爭,“才能促進革命的高潮”。堅信中國革命的高潮必將到來,現今的“星星之火”,即將成燎原
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文昌閣位於上杭縣蛟洋鄉蛟洋村,建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前後曆時13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文昌閣左側建造天後宮和鎮龍橋;光緒十六年(1890年),又在文昌閣右側建造五穀殿。天後宮、五穀殿與文昌閣相連相通。文昌閣座西朝東,麵闊9間,進深5間,建築麵積1200平方米,占地總麵積1500平方米。 文昌閣為寶塔式樓閣建築,外觀6層,內實4層,通高21.33米。飛簷翹
  共 13 條 當前為:1/1頁 每頁 15 條
跳到第   頁 
首頁 | 關於啪啪免费网站APP | 培訓項目 | 培訓動態 | 聯係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
古田欧美老外一级做c爱视频免费紅色培訓網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13599601068、18039801167

技術支持:優思網絡(usenet) 後台管理